初中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生涯,我感觉在学习、纪律、卫生三大常规工作中,卫生工作是最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初三学年,更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我在这方面,主要是采取“细化管理”政策。
做班主任的也都知道,清洁容易保洁难。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进行思想教育。毕竟是刚上初中,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卫生意识不是很强,所以每接一届新生,看到脏兮兮的教室,我都得利用一节班会课,给他们讲“一屋不扫”的故事:古时曾有一人立志为国家做贡献,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但他却从不屑于将屋子打扫一下,每天只忙于读书。一天,他的一个朋友来看他,见屋子乱的很,便问他为何不打扫一下。他答道:“大丈夫志在扫天下。”朋友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顿时,他哑口无言。
扬言要把扫天下,而自己居住的屋子却整天脏兮兮的,所以人们都去嘲笑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班60名学生是不是也要重复他的故事,让周围的人耻笑呢?
我们的教室并不大, 50多平方米,每个人分下来也不够1平方米,为什么总维护不好它的卫生呢?是不是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不值得我们去做?……能将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将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班有没有人愿意来做这简单平凡的事?有没有恒心把它做好,做彻底?
听了这个故事,班里的几位同学主动要求承担卫生区,并保证不是三分钟热度,我抓紧确立了负责人。管关门关窗的,管卫生角的,管水电的,垃圾桶负责人,讲台卫生督察员 ……这些人的工作都由当天值日班长进行总监督。通过这个故事,让他们懂得一件小事也要细心做好的道理。
第二、实行分田责任制。分区域责任制和值日责任制两种。区域责任制是个人管好你自己座位那几寸地的清洁保洁卫生,值日生只负责打扫教师讲台和本班走廊的清洁卫生,并注意保洁。如发现谁的区域有问题找谁的责任并处罚。值日责任制是每一天由谁擦黑板、由谁扫讲台和走廊、由谁倒垃圾,每一项都有专人轮值负责。当天的所有值日工作,都由当日的值日班长总监督。如果哪一项做得不到位,值日班长没有及时发现,则由值日班长自己动手解决。
第三、施行惩罚制度。如果没有惩罚制度,有个别学生总是对值日工作马马虎虎,甚至干脆遗忘。但是制定了惩罚制度后,发现这些情况大为改观。那么惩罚制度是什么呢?很简单:今天如果没有认真做好值日,或者忘了值日,那么就罚第二天擦一天的黑板,并在黑板一角写上:今日擦黑板某某某。这样的惩罚,往往令学生印象很深刻,他们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惩罚。
第四、养成习惯,以身作则。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随手乱扔废纸杂物。看到地面上有小纸屑,自己弯腰捡起来,而不是叫学生去捡;看见垃圾自己主动去打扫,并不因为脏就指使学生干,这样对学生更有影响。我知道老师是孩子的镜子,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
另外,在班级卫生工作方面,我还有一个创新:即要求每位学生自备一个塑料垃圾袋挂在自己的课桌旁。通过这一举措,就再也看不到原来垃圾筒里外都是垃圾的“盛况”了,也减轻了值日生中分管扫地同学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