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南粤

广州加快推进河涌整治和碧道建设 截至8月底已建成碧道694公里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 发布日期:2021-10-06

广州加快推进河涌整治和碧道建设,截至8月底广州已建成碧道694公里

千里碧道建设是广州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生动实践,也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治理发展的新举措、新路径。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人水和谐的美丽碧道513公里。今年8月底,全市104个碧道项目已完工28项,正在施工76项,共计建设181公里碧道,超额完成第三季度100公里碧道建设任务。

聚焦水环境质量提升,加强河涌整治

据了解,广州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147条城市黑臭水体和50条重点治理河涌已全部消除黑臭,治理后的河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焕发新活力、呈现崭新面貌,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坚持源头治理上,广州建立健全“河长责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监督考核、激励问责”五大机制,整合规划、生态环境、水务、工信、城管、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及各区攻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在源头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农业面源污染、涉水违建等污染源。截至2021年8月底,已拆除涉水违建约1511万平方米;到2021年8月底约完成排查和整治“散乱污”场所约6.2万个;累计“洗楼”约172万余栋,“洗管”约2万公里,“洗井”约75万个,“洗河”4209条次;累计完成连片50亩以上池塘养殖水治理面积20.4万亩。

在坚持系统治理上,广州以治污攻坚的决心,在河涌治理中,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补短板。2016年以来,完成建设污水管网20173公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35座,基本消除建成区污水设施空白区。截至2021年6月底,我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达到778.33万m³/d,超过自来水日供应量(2021年上半年日均供水量约721万吨)。印发市总河长令第4号、第9号,推进2.6万个排水单元达标及443条合流渠箱改造工作,推进雨污分流整改,截至2021年8月31日,全市已完成达标认定排水单元数量为15135个,达标面积占全市总排水单元面积的75.18%,合流渠箱已完工135条。印发《广州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开发应用“智慧排水”等信息化平台,强化排水户源头管控,提升排水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开展污水管网“挤外水”行动,2021年上半年我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91.7%(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数据初步测算)。

在注重综合治理上,广州用“绣花功夫”梳理城市“蓝绿灰”空间,推进灰绿结合、蓝绿融合,花小钱、办大事,推进减污与降碳协同治理。印发《广州市河涌水系规划(2017-2035年)》,划定1368条河涌的水系控制范围,融合河涌蓝线、绿线,推进滨水碧道建设,打造蓝绿融合空间。在消除黑臭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猎德涌等河涌自然水位运行,利用污水厂尾水补充河涌生态基流,让阳光透进河床,逐步恢复河涌自然生态系统,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的人水和谐景象。

打造水环境治理升级版,推进碧道建设

广州按照“一年试点建设、三年大见成效、七年基本建成”的目标,构建溪—涌—河—江—海多层次,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三片区多节点的广州特色千里碧道格局,绘就千里长卷、最美广州。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碧道长度不少于1000公里;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碧道长度不少于1500公里;2035年底,全市建成碧道长度不少于2000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人水和谐的美丽碧道513公里。《广州市碧道总体规划和实施》项目从全球400多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WLA世界景观建筑大奖的“建成类-城市空间”奖和LILA(国际景观奖)“基础设施类”奖。

2021年,广州要建设300公里以上碧道,分104个碧道项目实施,计划第一季度印发2021年碧道建设任务,第二季度完成碧道项目前期工作,第三季度完成100公里碧道建设任务,第四季度完成共300公里以上碧道建设任务。市河长办先后印发了《2021年碧道建设任务书》《广州市河长办关于加快推进碧道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今年碧道建设项目清单、责任部门、开工完工时间等,进一步将任务压紧压实。各区高度重视,加快推进碧道建设,目前已完成碧道项目前期工作,全部项目进场施工,截至今年8月底,104个碧道项目已完工28项,正在施工76项,共计建设181公里碧道,超额完成第三季度100公里碧道建设任务。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