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灵王被弑,不学好《周易》后果真的很严重
01
《周易》算卦准不准,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去算过卦。《周易》能不能算卦,浅读《周易》,发现她还真是能算卦。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也不矛盾,我没算过卦,当然不知用《周易》给我算卦、预测我的人生准不准;但我读了《周易》后却发现用其中的哲学思想,来纵观一些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的发展轨迹还真的没能逃脱《周易》里的推算规则,其结果真的准得没法说。
坤卦里有一句话叫做“履霜,坚冰至”。脚踩在白白的薄霜上,人就应该预测到,下一步天肯定会越来越冷,要想不受冻,那就得赶快弄屋子、砍柴火、备棉衣。
这样理解行不行,当然行,但如果只这样理解,那就有点太小看这句话了。因为这句话不仅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应该有着“履霜,坚冰至”的思维方式——发现一个苗头,就应该知道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这就是《周易》中的“算卦”。
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历史上大概有很无数人阐发过《周易》,但阐发得最好的,恐怕非孔老夫子莫属了,他老人家在阐发“履霜,坚冰至”时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做好事,就能给子孙带来好运;做坏事,也会把灾祸留给后代。历史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以下犯上的事呢?其实这些事早都有苗头,只是没有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才导致这样的人间悲剧不断发生。
《周易》这本书应该早在周王朝成立之初就有了,孔子读懂了其中的道理,可还有许多人读不明白。踩着“霜”,并没有想到“坚冰”的到来,或侥幸以为“坚冰”不会来,结果等真的“挨了冻,受了饿”,快奄奄一息时,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楚灵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02
楚灵王熊围本是楚共王的庶子,按规矩他是不可能坐上楚王的宝座的。因此,老爹共王老了,他兄弟康王继了王位;兄弟康王老了,侄子郏敖继了位。这一切都没他熊围什么事,只是侄子坐上王位三年后,看他年龄大了,阅历还算丰富,就让他来做了掌握兵权的令尹。
侄子这样信任自己,那就好好辅佐侄子,把楚国给弄得兴旺发达起来呗。遗憾的是,侄子看走了眼,这叔叔熊围平时装得老老实实的,可心里头却想着如何取而代之。
熊围做了令尹的第二年奉命出使郑国。走到半道,有消息传来—楚王郏敖病重。熊围听罢是心中暗喜,急忙忙掉转马头驰回楚国,来给楚王问病。
来到王宫,熊围说与大王有要事相商,摒退左右,慢慢走到病床前,用自己的帽带子,狠狠地缠在郏敖的脖子上,“绞而弑之”。干完这一切,熊围想想还不对,斩草必须得除根,就又杀了郏敖的儿子熊莫及熊平夏。
熊围掌握着兵权,就是杀了楚王父子,楚国也没人敢放个屁。于是熊围高高兴兴坐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楚灵王。
说实在话,在春秋那个时代,臣弑其君那是常有的事,人们已经见怪不怪。只要楚灵王按照“履霜,坚冰至”,小心翼翼地率领楚国富国强兵,混个寿终正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遗憾的是,楚灵王当政后,忘了自己的王位是如何来的,不但不夹着尾巴做人,相反还很是张扬,一心想在国际上当老大——灵王三年在申地约诸侯举行会盟。
想会盟就会盟,想当老大就当老大,楚灵王是够风光的,可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在会盟会上耍威风,杀了蔡国的大夫观起。
杀完观起后,楚灵王还嫌不够威风,既然会盟当了老大,那就得行使老大的权力,替一帮小兄弟出头平事。这时,齐国的大臣庆封弑杀其君后,逃到了吴国,被吴国给保护了起来。楚灵王便召集参与会盟的诸侯发兵攻打起吴国来,非要杀了庆封不可。
经过一个月的苦战,终于抓住了庆封,在杀了庆封的全家后,把庆封拉出来游街示众,高喊着:“大家看看,都别学这齐国的庆封弑杀其君!”
庆封虽然被抓,但也不甘示弱,高喊道:“大家也来看看,都不要学楚共王的庶子熊围,弑杀其哥哥的儿子而代立为楚王!”
楚灵王一听,这庆封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揭自己短,吓得立马派人杀了庆封。
如果此时,楚灵王能以庆封的反唇相讥为警示,知道“履霜,坚冰至”的可怕后果,老老实实做自己的楚王,也许还可能改变历史。不幸的是,他心中虽害怕庆封揭自己的短,但却不愿改变自己为所欲为的作派。一方面不断地劳民伤财,大搞土木工程;一方面又不断地兴兵外侵,是灭陈、蔡,伐徐国,让老百姓一点也不得安生,结果民心大失。
03
楚灵王十二年春,就在楚灵王踏着春光外出游玩时,一场政变正在悄悄酝酿之中。原来,蔡大夫观起被杀后,他的儿子观从一直没有忘记为父报仇。他先是来到吴国,得到吴王的支持。随后,就在吴国的支持下,暗暗联系楚灵王的弟弟公子比、公子子晳、公子弃疾,等着楚灵王民心尽失后,来造他的反。
就在楚灵王离开王都四处游玩享乐时,政变爆发了。政变的部队先攻入王宫杀了楚灵王的太子熊禄。然后,立公子子比为楚王、公子子晳为令尹、公子弃疾为司马。
做完这一切,观从跟从部队来到楚灵王驻扎的游玩地,振臂高呼:“国有王矣!先归,复爵邑田室。后者迁之!”这熊围已经被废,我们新的楚王已经确立,先回到国都的,官爵财产如旧,跑得慢的,可啥都没有了!
于是乎,“楚众皆溃,去灵王而归”。楚灵王真的是不得人心呀!
成为光杆司令的楚灵王听闻自己的儿子熊禄被杀,心疼得一头栽下车来,如女人一样,坐在地上边嚎啕大哭,边问手下人:“人之爱子亦如是乎?”人们爱子的心情真的就是像我这样子吗?手下人如实回答道:“甚是。”楚灵王听闻此言,终于有所醒悟地哭道:“余杀人之子多矣,能无及此乎?”我杀别人的儿子太多了,别人能不杀我的儿子吗?
楚灵王此时终于明白了《周易》当中的“履霜,坚冰至”,可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然而,明白也晚了,他是儿子被杀、江山被夺,不久自己也死于非命。
楚灵王死了,但我们后人对照他的所作所为与《周易》所言,怎能不感叹《周易》思维方式对事物发展判断的准确!怎能不佩服孔老夫子阐发的“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是何其的正确!
现在,如果有人问:“《周易》是不是真的能算卦?”你会如何回答呢?你会不会去潜心学习《周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