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袭人想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
袭人是贾宝玉身边的第一大丫头,很会察言观色,也很会揣摩人心,知道怎么做才最合适。
如袭人知道贾母喜欢那些做事认真,对主子忠诚的孩子,于是她在那贾母那里的印象就是“恪尽职守”,服侍哪一个主子,心里就只有哪一个主子的形象。
如袭人知道王夫人喜欢蠢蠢笨笨,没有心计的女孩子,于是她在王夫人那里就塑造成了一个不多言多语,只知关心主子的好下人,及时想向王夫人告一下林黛玉的小黑状,也是选择那一种隐隐约约,半隐半露,别人自己去意会的形式。
如林黛玉初进贾府,心内对贾府非常陌生,正需要有人安抚时,袭人就趁着旁人都睡了的时候到林黛玉那里去,向黛玉告知一些贾宝玉的生活习性和生活作风,使林黛玉对她产生好感。以至于后来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林黛玉第一时间都是站在了袭人的立场上。在袭人被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辱骂的时候,林黛玉会认为“老背晦”,袭人和晴雯发生冲突的时候,林黛玉称袭人为嫂子,变相的承认了袭人的存在。
如袭人去王熙凤那儿问候王熙凤的病情,听到了,里面王熙凤和平儿这一对主仆正在说一些隐私,就赶忙收住脚步,然后加重步伐,假装自己刚刚走来以避嫌。
袭人开始是对林黛玉有好感的,但是随着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的深入,袭人的立场就变了,变了立场以后的袭人开始支持金玉良缘。袭人为什么抛开宝黛姻缘,支持宝钗做宝二奶奶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袭人是一个争强好胜的。
在许多人的心中,袭人一直是“贤惠”的形象,懂事,知礼,宽容,善良,做事谨慎。特别是她对晴雯,无论晴雯如何对待她,她都不骄不躁,不愠不火。即使晴雯当着宝玉的面子怼她,她还是在宝玉要赶走晴雯时跪下为晴雯求情。
但是许多人都忘记了书中有一句话也暴露了袭人真正的追求的。这句话是在第31回。袭人因为被贾宝玉踢了一脚,吐了一口血,心里就有了一些变化: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从这几句话来看,袭人一直是想着“争荣夸耀”的。我想着袭人要想争荣夸耀,所做的第一步就是赢得贾宝玉的宠爱。谁都知道贾宝玉是贾府的凤凰蛋,如果有了贾宝玉的宠爱,那么她就可以掌管贾宝玉的一切。而事实也是如此,在没有女主子的前提下,袭人掌管着怡红院。可是如果贾宝玉娶了林黛玉,而林黛玉又占据了贾宝玉的身心,那么贾宝玉的后院就会听从林黛玉的安排。林黛玉有自己的心腹,那时候,袭人就有可能退居到第二位,甚至第三位,第四位。如果那样,袭人的争荣夸耀的目的就不能够实现。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袭人便希望贾宝玉所娶的女孩儿不是贾宝玉的所爱。比起贾宝玉对林黛玉的钟爱,薛宝钗便是个不被贾宝玉所爱的女孩子。特别后来薛宝钗劝贾宝玉多读经济文章,引起了贾宝玉的反感之后,袭人更是把目光盯到了金玉良缘上。
二,袭人希望自己最受贾宝玉的喜爱。
再懂事也是一个女孩子,对感情有着很美好的憧憬,希望自己能成为贾宝玉最在意的哪一个。但是,贾宝玉心目中最重要最在意的那一个却不是袭人,而是黛玉。如果贾宝玉娶了林黛玉,袭人的位置不显。让袭人将来平平淡淡的只做贾宝玉的一个小妾,袭人当然不甘心。如果宝玉娶了薛宝钗就不一样了。袭人自信以自己与贾宝玉的感情,定能胜过被贾宝玉疏远的薛宝钗。
三,袭人认为自己符合薛宝钗小妾的要求,可以得到薛宝钗的认可,可以胜任做薛宝钗的好助手,会得到薛宝钗的赏识和重任。
薛宝钗曾经表现过对袭人的赏识。第二十一回,因为史湘云到贾府,住在了林黛玉的潇湘馆里,贾宝玉一大清早便来到了潇湘馆,并且在潇湘馆里洗漱一番,袭人见到这种情况,便转身回到了怡红院,遇到薛宝钗,像薛宝钗吐槽贾宝玉林黛玉和史湘云他们姊妹们和气却没有分寸,礼节,整天的黑家白日闹,并且说无论她怎么劝都当做耳旁风。这一段话让薛宝钗对袭人非常的赏识:
宝钗听了,心中暗存道:“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
宝钗认可袭人之后,慢慢的套问袭人的年纪家乡等。并且表现出对袭人的喜爱。甚至在贾宝玉挨打之后,袭人在薛宝钗面前说错了话,薛宝钗也没有计较,反而指点袭人,如何回答王夫人的问话。一点让袭人深信,自己将来可以与薛宝钗一同辅佐贾宝玉,让贾宝玉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成功人士。
袭人和薛宝钗的许多观点是相同的,自以为薛宝钗符合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大度,豁达,不嫉妒的好妻子,如果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自己就可以在感情上胜过薛宝钗,在舆论上绑架薛宝钗。与薛宝钗共同做贾宝玉的良妻美妾。以袭人在明知贾宝玉不喜欢薛宝钗的情况下,极力向贾宝玉推荐薛宝钗,向众人宣传薛宝钗。袭人最后的心愿达成了,但袭人也没有真的如自己希望的那样做了,贾宝玉的美妾,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嫁给了戏子蒋玉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