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有前科,还能报考公安院校吗?对“家人有前科”的定义要了解
高考报考季,部分地区已经开放了志愿报名入口,首先迎来高考志愿填报的,是志愿属于提前批的学生。
由于学生高考分数不同,志愿意向不同,填报的院校也分属不同类别。
其中部分特殊院校属于提前批,其中就包括许多考生心心念念的公安类院校。
成为一名公安干警的前提,是考上公安类院校
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类似公安干警这类,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方面做出贡献的特殊行业,不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薪资待遇上,都十分令人满意。
更主要的是,可以实现一些考生从小的“英雄梦”。
那些小时候叫嚷着要当警察的孩子,如今通过高考便可考上公安类院校,若能顺利毕业,并通过相关考试,才能有机会穿上那一身梦寐以求的制服。
然而想成为一名公安干警的前提,是考上公安院校。
和普通大学相比,公安类院校不仅对分数有要求,在学生体检及政审两个方面,更是两道高高的门槛,拦住了无数学生。
家人有前科,还能报考公安院校吗?“家人具体指这两类人”
有意向报考公安类院校的学生,对于政审环节可谓是久仰大名。
公安专业学生入警率达到80%以上,是我国公安人员的直接生源来源,因此为确保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对公安专业考生的政审审查十分严格。
自己倒是能确保是一名遵纪守法好公民,可听说政审“审三代”,到底是审些什么呢?
在同学的想象中,公安类院校政审已经被妖魔化,自己及亲属的一些不好的“前科”,都会影响顺利录取。
甚至经常流传着,哪个人因为爷爷“年轻时犯的错”,大姨的“无心之失”,而与公安院校失之交臂。
首先我们要搞清的是,政审审核的家庭成员,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首先,政审涉及到的家庭成员,指的是和考生本人有直接亲属关系的人员,即法定监护人,通常指自己的指父亲母亲,以及自己的亲兄弟姐妹。
就是说一些叔叔伯伯,爷爷奶奶的行为,通常不影响考生本人政审。
想知道自己是否能通过政审, 对“家人有前科”的定义要了解
报名公安院校的考生本人,需要符合爱党爱国、无刑事前科、无恶劣事迹等具体要求,思想积极健康,行为端正。
上述需要通过政审的家庭成员,则要保证,没有出现过,被定性为恶性刑事案件的八类犯罪,以及重大贪污案件。
考生的直系亲属不得出现过危害国家财产、荣誉及利益的行为,也不允许有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而其他只是轻微违反治安条例的行为,对考生政审没有影响。
具体详细的要求,可以参考《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政治考察工作办法》。
人民警察的工作十分辛苦,但也同样十分神圣,担任着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利益的重要责任。因此审查环节才会如此复杂。
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警察,非常不容易,需要经历层层考验,最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入警资格。考生需要成功凭借优异成绩被自己报考的警察学院招录,并顺利通过体检和政审。
想获得获得警察编制正式成为公安,考生要经历以下考验
除了通过学校要求之外,考生也一定要具备坚韧的意志和强健的身体素质,警校体能训练十分辛苦,如果考生体质孱弱,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临近毕业之际,想要拥有警察编制,需要参加内部联考,相当于“公安的公务员考试”,而具备内部联考资格的院校只有33所,相对来讲,考试难度较低,在报考时,学生优先选择这类学校。
如果学生报考院校不具备内部联考资格,或是学生是大专文凭,不能参加公安内部联考,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成功拥有警察编制。
一种是先应聘辅警,采取“迂回战术”,少数人能通过立功等方式提前获得警察编制。
大部分辅警想要成功转正,需要参加相关考试来获得内部编制。这类考试相当于是给护理人员提供的一种优待政策,名额较多,考试难度较低。
如果考生不愿先当辅警,再转正,可以按照正常程序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部门类型选择公检法方向。
相对来讲,这种方式竞争十分激烈,且难度较高,好处是节省时间,考试方式直接,认为自身有实力的考生可以一试。
要成为一名正式公安干警十分不易,有兴趣报考公安类院校的考生,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在整个学习生涯及职业生涯中,需要接受多次遴选,才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