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娱乐

《幸存者1937》拍出影院质感,看完热泪盈眶,与《1921》比谁会赢

来源:紫依杂谈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7-02

文/紫依

腾讯视频在7月1日悄悄上线一部网络大电影《幸存者1937》,时长两小时。

原本以为这就是部普通的视频网站自制剧水平的电影,没想到一看,它居然拍出了院线电影的质感,是部名副其实的重磅巨制的战争主旋律大片。

导演是新人,没什么代表作,演员也是,几乎都喊不出名字。

可就是这样一群人,以平型关大捷为背景,把我们大多数人所不知,却又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为蓝本,拍出一部让人拍案叫绝,热泪盈眶的电影,实在难得。

这样的电影少之又少的,有种以小见大的感觉,每个小人物都有独特的代表意义。

电影一开场,整个镜头灰蒙蒙的。

灰色,就是它的主色调。

周围安静得可怕,明明很多人匍匐在地,却无一人敢发声。

这时,一只蚂蚁顺着枪杆一路往上爬,旁边有个虚化的人影正默默地注视着它。

同样的开场,也出现在《三体2》小说。

不一样的是,科幻小说想要表达的,生命与宇宙之间的极端不平衡,以蚂蚁与人类的对比,暗喻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

而影片中的这只蚂蚁,从枪托处开始,爬过了斑驳破损的木质枪托、爬过了战士风餐露宿的脸庞,它虽小,但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这个开场,我爱了,直接吸引着人往下看。

这些镜头语言,烘托的氛围,无一不预示着,这一切就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特别是战士们用手指敲击枪杆,那一声声,看似无节奏,实际上已经让我的心都揪起来了。

而我的情绪,都通过旁边一个新兵,名叫憨娃给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他害怕,他恐慌,当所有人都听指令趴下的时候,他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自顾自地站着;

当炮弹来袭时,他被震耳欲聋的炮弹声弄得听不见了,看到旁边有同志不幸牺牲,看到了血,听到了惨叫声,他干脆整个人都吓傻了。

最后,大家冲锋陷阵,让他原地躲起来逃命。

而这个憨娃,也是那最后的幸存者,直接点题。

谁能想象?

你以为幸存者会是这些经过厮杀,最后侥幸被救活的战士们吗?

不是的,这部电影告诉你,幸存者实际上通过其他战士的舍己救人,是他们的牺牲才换来那个胆小怯懦者的活。

按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其实也是幸存者。

通过憨娃的这一人物塑造,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之前对历史人物错误的固有印象。

我们以为,他们生来勇敢,生来就希望为革命而献身,但其实他们也都是普通人,有着正常的情感和思想,也会畏惧死亡,害怕战争。

但区别在于,当时的形势,不允许他们退缩,当真正的生死诀别来临时,他们又都成为了英雄,成为了让我们尊重的人。

虽然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类似题材的电影了,但这一部,真的是另类。

《幸存者1937》除了一开始的那场平型关战役中的狙击战场面,就开始进入正题,小分队成员,被派去执行一项保护国军的密码专家郑忠的任务。

这个任务的特别之处在于,那时候两党尚未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而被保护对象郑忠,在军统工作期间,还与小分队里的两名同志有过节。

个人恩怨与国家大义面前,如何取舍?

我想他们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

所有的兄弟们,尽管感情上不愿意接受,可理智上,还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尽全力去完成任务。

哪怕子弹打到只剩下最后一颗,哪怕敌我力量悬殊,哪怕流血受伤,他们都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除了精彩的打斗场面,这部电影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把个人情感通过细微的动作和台词,很好地表现出来,让人时不时热泪盈眶。

比如,一开始郑忠看到小分队的人出现时,他是充满着不信任的。

因为他始终坚信,军统不可能放弃他,一定会派人来营救,保护他的。而他本人,还残害过他们的家人,他完全不相信这些人会心甘情愿保护自己。

所以,尽管他被救,他的副官嘴上说着谢谢,实际上他们还是很倔强地分开走。

直到分开后不久,他们就遭遇伏击,差点全军覆没时,小分队又出现了。

在北方同志为了保护郑忠,不幸牺牲了之后,所有人的神经都被触动了。

这才有了下一次遇到伏击时,郑忠看到憨娃因为害怕不敢逃跑,不懂得隐蔽时,他冒着危险救憨娃,而自己却手臂中弹的一幕。

在不知不觉间,郑忠对他们的信任感,以及那份战士的责任感被激发出来了。

直到最后安排行动部署时,他表示自己也是一名战士,自请留下。

而队长说了一句,你留下,就是多一个牺牲的人。

可你要是活着,将会有千千万万的战士被救活。

那一刻,我的眼眶又湿润了。

一路上有怀疑,有仇恨,也有信任,有牺牲。郑忠从最初的不信任,到后面的救憨娃,他被小分队成员的舍小救大一次次感动,再到最后的加入党,为后面的抗日战争起了关键性作用。

这一路上,每次战斗都会有一名队员牺牲,每个人的性格都是那么鲜明,每一次都叹息战争的残酷。

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遗憾!

他们7个人,虽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相继都牺牲了,只剩下了最小的憨娃;

电影里最后队长死的时候,让我想起了他那句“放心,我绝不会让郑忠死在我前面”的承诺,直戳我的心窝子,真的应了那句“革命大于一切”。

这里还有两个人物。

一个是机枪手大岗,他就是很爱吃。

在他眼睛受伤后,包扎的时候一直在吃罐头转移注意力,很坚强,一滴眼泪都没流,一声疼都没喊。

但是一听到憨娃要带着郑忠撤离的时候,他一下子就哭了,泪流的哗哗的。

因为他深知,这是他们的永别,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队友,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了。

“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赢得抗战的胜利”

队长却坚定地说“但我一定活不到抗日胜利的时候了”。

其实他说这句话,也意味着他们准备要放手一搏,视死如归了。

这有别于其他主旋律剧里,相互鼓劲的那种口号,只是平淡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二个是村子里那位唯一活着的老爷爷,他原本靠打猎和捕鱼为生,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可是如今却因为外敌入侵,他已经白发人送黑发人。

最后他把自己家里唯一剩下的两块玉米饼拿出来,给他们画路线图,还留下来替他们掩护,最后牺牲。

他的人物形象,何尝不是抗战时期普通爱国老百姓的代表,那个年代先辈们所经历的苦难,真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平型关大捷是我印象里,初中历史课上老师,讲得最慷慨激昂的一节。

历史的浓墨重彩,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写就的,如今的美好生活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的。

《幸存者1937》只是还原了其中一段伟大而感人的故事,哪怕注定牺牲,但战士们却义无反顾。

整个故事情节非常感人,战争场面也很震撼,剧情连贯紧凑,包括中间穿插的几处笑点,让电影不至于过分沉重。

只是笑点过后,紧跟泪点,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就开始催泪 ,仿佛把我带回那个热血年代,共情感太强了。

看电影的过程中,一直感觉整个镜头灰蒙蒙的,没有太阳,没有风,甚至没有空气、没有血液。

炮声响起来之后,战士们的身体在疯狂的炮击之下消失、断裂,炮弹在大地上炸起的灰土遮蔽了茫茫的天空,战争的残酷和残忍,一瞬间扑面而来。

每次枪响,都让我一阵紧张,他们的人数悬差之大,但还是凭智慧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斗,看完对革命先烈们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当憨娃从开始的胆小,一脸懵圈无所适从,到慢慢走入,进入战斗之中,到最后完成了重要的保护任务,这是一名战士的成长。

当郑忠披上憨娃递来的军装,没有排斥,反而坦然地用手裹紧了,那意味着他内心对信仰的肯定。

最最感动的是,当视角回到当代,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慢慢地回顾了曾经的过往。一个军礼,一声报到,完美地呈现了一个战士的蜕变和一个革命的胜利。

真是很不错的片子!

真正的战场,不会让人有江山壮丽的感叹。

如果非要以壮阔来形容,这幅画卷是以大地伏尸为背景,以白骨与鲜血为笔墨,以生命之花的凋零为点缀,有的只是残酷。

残酷得令人窒息,残酷得令人惊恐,残酷得令人难以想象,也更让我们这些幸存者的后代,更加感受到先辈们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有空的朋友,不妨在家一看。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