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和中学12年里哪一年最关键?不是小升初,也不是中考
如今的教育下行压力大,很多爸爸妈妈都希望通过学习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够实现阶层的流动。万人抢过独木桥其实早就已经不新鲜了。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不少爸爸妈妈还有孩子都把重心放在了高考和中考上。高考可谓是一考定终身,因为这决定孩子上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所以高考是最受关注的一场考试。
除了高考之外,不少人也同样关注中考,因为上了高中之后学习的内容难度就会大幅度增加,所以去一所怎样的高中,和孩子高考的成绩密切相关。因此,中考受到的关注也在与日俱增。
在这种传统观念之下,高三和初三自然也是尤为关键的一年,大家都认为高三和初三都是备战的关键时期。但是最近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这初二才是最关键的一年,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说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为什么初二在所有阶段里最关键?
从课程安排和设置上看,其实初二会增加一门新的课程,也就是物理课。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基本上半数以上的理科专业都需要物理成绩非常好才可以。另外,除了物理科目之外,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也会大幅度地提升。
初二的数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平面几何,并且这些几何知识都非常抽象,如果学生前期没有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很难理解角的度数以及图形之前的联系。听课自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大多数情况都是老师在上边讲课,学生在下边不知所云。对于很多数学不好的女生而言,初二的知识更加煎熬,每个字都可以看懂,但是放到图形上就怎么也看不出来题目的已知条件之间的关联。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初二的时候数学成绩都会大幅度下降,其中又以女生偏多。这些学生中还包括一些小学和初一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可见,单就数学这个科目而言,初二真的是一个转折点,如果跟不上老师授课的节奏,未来的学习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除了在科目设置上,在学习方法上,初二这个阶段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初二学习的内容难度会有所提升,初一更多的强调 和小学的内容衔接,而初二就会有一些思维上的挑战和要求。
不少学生在小学和初一都是靠着死记硬背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对于很多知识点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但是上了初二, 这种学习方式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另外,不少学生都非常厌倦学习,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勉强跟上学习步伐。但是到了初二,更多需要学生主动和自主的学习。因为课堂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高分的要求,还需要学生主动地练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这些,在别人的督促和强迫下是无法做到的。
初二如果学不好对高中有什么影响?
我们刚才已经谈到初二是一个关键期,那么如果孩子和家长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又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呢?
首先就是跟不上老师授课的步伐。因为在如今的班级授课制下,一位老师面对很多名学生,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多的是照顾到整体的进度。在这种背景下,当孩子有一个知识点不会,以后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内容也会很难有深刻的理解。
上了高中,很多老师都会默认孩子已经掌握了初中的知识,很少会拿出之前的旧知识重新讲解,但是很多高中的知识又是建立在初中知识之上的。这样一来,由于基础不牢固,未来的学习也会遇到重重阻碍。
其次就是孩子会落后于其他同龄人。俗话说得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孩子在某一科目上有瘸腿,而其他的同学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那孩子的排名也会下降。如今更多看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数,当孩子落后于同龄人,那未来在升高中的时候也很难进入一个理想的学校,自然也会影响高中的学习。
所以我们发现,初二还真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级,我们千万不能把关注的焦点仅仅放在小升初或者高三这些升学的关键期,初二这个承上启下的年级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如何才能顺利度过初二这一道鬼门关呢?
那么,既然初二这么重要,我们又应该怎样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初二的学习节奏呢?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社会,不仅仅是为了中考和高考,而是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但是聚焦到初二,是锻炼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的时机。
一方面,应该摒弃小学和初一那种被督促学习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和老师可能只能起到督促的作用,如果把学习全部交给别人,那不是真正的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只能撑到初二,再往后的高年级是没办法发挥作用的。
另一方面,榜样的力量很强大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学霸笔记》,里面记载了数十位北大学霸的故事,每一位学霸都不是天生的学霸,有的是生长在学霸堆里被渲染成了学霸,有的曾是学渣,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逆袭成了学霸,但无论如何,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为自己竖立一个强大的榜样。
其中有一位名叫刘丝雨的北大法学院学霸逆袭的故事,很让我感慨,我把刘丝雨的故事给我女儿读了三遍。
刘丝雨上初中时还不是原则意义上的学霸,成绩虽然不错,但也不是好到足以闪光的地步,可是最终能考上北大,还归功于榜样的作用。
高二暑假时,刘丝雨有了一个去参加北京大学夏令营的机会,这使得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北大的学生必然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可是进入北大她才知道这种观念有多么错误。
在接触北大学生的过程中,她发现北大人既知识渊博又生动有趣,至此北大人的形象在她的心目中瞬间鲜活起来,成了她努力的榜样,这使她种下了“一定要考上北大”这样的奋斗目标。
在《学霸笔记》这本书里,刘丝雨分享了她高三逆袭的心得。
刘丝雨认为,学生学习,方法很重要。
高三时刘丝雨成绩开始下滑,后来经过老师的帮忙,她分析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刘丝雨发现自己历史书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一做题就错误百出,中间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后来才发现,重要的不是知道正确答案,而是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以及与正确答案相比自己该如何改正。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她开始准备错题本,并将平时练习和考试中的错题积累下来时常翻看。
针对整理错题这块,《学霸笔记》这本书里也有明确的分析。
赏心悦目的本子虽然好,但却起不到警醒作用,而引人注目才最重要。所以刘丝雨的习惯是用不同颜色的水笔来标注题目,不仅帮助自己缕清思路,还能突出重点,便于日后学习和巩固。
写在最后:
初中阶段非常重要,这决定着我们的孩子日后是走向职业学校还是走向高中乃至大学,也就是说,初中学不好,孩子以后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
我女儿今年小学五年级,马上面临小升初,给她看了《学霸笔记》这本书后,她问我,如果这次期末考试她能考入班级前三名,我能不能带她到北京大学去看看。
看着“北大”这个名字已经在她心里留下痕迹,我也非常欣慰,爽快地答应暑期一定带她去北大走走,让她看看这个世界瞩目的高等学府到底有着怎样的风采。
《学霸笔记》这本书,明智家长的不二之选!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