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迎来“好消息”,减轻学习负担成主流,网友评论令人深思
文/凌说
现在的中小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一些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业导致心理状态不佳,加上一味的学习从而忽视运动,部分中小学生身体形态上也过于肥胖。
学生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视学生的健康问题,这里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大方面,曾几何时,中小学生不曾受到近视问题的困扰。
那时候学生不得已带上眼镜的情况,大多是在上高中之后,但是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小学生就已经带上了厚厚的镜片,这离不开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
中小学生迎来“好消息”,减轻学习负担成主流
对于现阶段的中小学生,减负成为重要任务之一,针对此问题教育部也下发了文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文件中明确了给学生减负、引导学生爱眼护眼、强化学生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相关要求。
这项通知下发后,需要学校积极落实,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如果离开以上两者,即使有通知下发,各方不做好协作,学生也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现在中小学生的压力不比成年人压力小,而构成高强度压力的罪魁祸首就是繁重的课后作业,教育部针对此现象,对教师布置作业也做出要求。
文件中要求教师要科学布置家庭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多做思考,减掉一些不必要的作业内容,精益求精,既能达到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能,教育部在文件中要求各大中小学校要保障学生每日在校内和校外分别达到1小时的体育活动。
特别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建议学校要保障学生每天都能上一节体育课。
不管是减轻课业负担还是强化体育课活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竞争激烈,很多学生都处于被动的状态。
对此,部分家长也反应孩子的压力太大,每天都学习到深夜,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利影响,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而很多家长对此选择沉默不言,他们虽然心有不舍,但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是硬着头皮陪着孩子学到深夜,其实这些家长早就不满了。
现在随着教育部的通知下发,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困扰,也可以说是喜事一件了。
教育部下发通知给中小学生减负,网友评论令人深思
很多网友对于教育部下发的这项通知持有消极态度,他们多数学校在执行这项通知的时候都不会特备到位,一些网友更是现身说法。
网友说自己当年的体育课就是摆设,经常被各科老师占走,老师们给出的原因是“体育老师家里有事”、“体育老师身体不适不能上课”等理由。
学生们对此敢怒不敢言,只能被动的接受,就这样,直到毕业都没上过几节体育课。
对此小编有深有同感,各个学校在执行教育部的通知时,确实会出现此类现象,虽然教育部发布了通知,但是地方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很多政策也因此搁置,最后成了纸上谈兵,所以网友的调侃和担心也不无道理,学生减负不能纸上谈兵,要得到切实的落实,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
总结
学生不是做题的机器,应试教育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倡导的是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一定不能忽视。
对于处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繁重的作业并没有积极作用,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校和老师都应该清楚这一点。
体育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了,通过上体育课,不仅能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更能让学生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参加其他课程的学习。
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减负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会因为作业压力导致心理状态不好,一直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教育部的减负通知已经下发,落实情况就交到了学校的手中,能不能得到贯彻,还需要时间的验证。